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翠玉白菜票價交通Open Data開放時間

故宮文物月刊465期(2021.12)

  • 展場巡禮

    文人畫最後一筆—溥心畬書畫特展概覽

    劉芳如

    近代傳統派書畫大師溥心畬(1896-1963)曾在〈自述〉裡說:「一生之學在於經學,餘事為詩,其次書法,畫再次耳。」他對學生也強調:「如果你們要稱我為畫家,不如稱我為書家;如果稱我書家,不如稱我詩人;如果稱我詩人,更不如稱我學者了。」所以在他內心深處,始終是以當一名經師人師為職志。溥心畬過世後,詩人周棄子(1912-1984)在悼念文中大嘆:「溥心畬死了,文人畫的最後一筆也畫完了!」自茲爾後,「文人畫最後一筆」儼然已成為溥心畬的代名詞。本文擬由「古今連線」、「西山逸墨」、「丹青誌異」、「寶島采風」、「溥儒用印」 等角度,選介特展的重點展件,援以探析他多元精彩的藝術成就。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22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22
  • 展場巡禮

    人氣國寶展—宮廷版秋冬家居指南

    邱士華、鐘雅薰文字撰述、鄭涵云整理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許多藝術史上的名品,以及備受喜愛的人氣國寶。為了讓南部觀眾有更多機會親近院藏精粹,「人氣國寶展」於南部院區S302 展廳常設展出。每三至六個月精選書畫、器物接連上場,精銳盡出。本檔主題為「宮廷版秋冬家居指南」,自2021 年11 月2 日至2022年1 月23 日,配合歲末展期,此次精選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的月令圖,以及精美絕倫的室內陳設器一同展出。希望觀眾對每件國寶文物,能有完整且深入的認識。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15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15
  • 展場巡禮

    似隱卻現—「鑑古展」中的展示設計蹤影

    林姿吟

    博物館的展覽需透過各種展示設計包裝以呈現在世人面前,這些包裝之中,常隱含許多因文物展示需求所產生的必要設置,而魔鬼藏在細節裡,與展覽共存的設置有時也成為引導展場樣貌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所推出的「鑑古─乾隆朝的宮廷銅器收藏」特展為例,說明在展示製作中一些必要設置之蹤影,及分享配合策展內容所做的設計。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02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02
  • 展場巡禮

    略談「藝心耳目—故宮多媒體體驗展」的價值共創歷程

    羅勝文、洪誼新

    本文透過價值共創觀點討論觀眾及博物館如何互動,才能共同創造價值。首先就多媒體互動展件的互動體驗實務,推論科技操作及文物認知學習的價值創造流程;接著以「藝心耳目—故宮多媒體體驗展」的「四季故宮—夏荷」、「四季故宮—秋色」及「畫馬・共創百駿」等三件多媒體互動展件為案例,討論觀眾及博物館共同創造文物認知學習體驗的方式以及可能遭遇的問題。本文建議博物館應善用展件說明等展場資訊,引導觀眾認識多媒體互動展件的取材文物,幫助觀眾建立互動體驗行為與文物特色間的關係,方能促進觀眾參與價值創造的過程,將科技體驗轉換為具教育意義的文物學習。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00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00
  • 文物脈絡

    漢魏晉墓葬出土所見「叉形器」功用的研判

    閻焰

    漢魏晉時代墓葬中有一類特別造型的金屬叉形器,歷年來多有出土、流散,不少學者關注並研究推斷它的功用。其中所涉及用途是最主要的探討方向,但結論莫衷一是。本文就此類叉形器的不同分型,釐判此類樣式應分為不同使用功能。其中有穿孔的一類,從出土實物上殘留的絲線繩纏繞痕跡遺存,聯繫其出土時多和研板、削刀伴出。且可考證的墓主人多為高級官吏甚至王侯,故推斷其有可能是特定時間段,紙張沒有廣泛流行時的用來捆紮書簡牘版的特別文具用器。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55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55
  • 文物脈絡

    另類「方志地圖」—關於院藏清史館舊藏148件地方圖的二三事

    盧雪燕

    方志地圖,一般指的是與書冊裝訂在一起,類似「插圖」,形式上屬於書冊的古地圖。本文所討論者,非此類散存於古籍書冊內的附圖,而是與來自清史館舊藏126 種地方志書並貯,總數達148 件,以單件形式存在的府、州、縣級地圖。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58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58
  • 文物脈絡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林玉山作品中的多元傳統

    賴國生

    「臺展三少年」之一的臺灣畫家林玉山(1907-2004)曾於日治時期兩次赴日學習「日本畫」,也就是當時臺灣所稱的「東洋畫」。由於「日本畫」融合了日本原有來自中國或日本自身的各種繪畫傳統以及十九世紀末的西洋繪畫技法風格,使得林玉山的「東洋畫」也常見可追溯自中國的繪畫傳統。由於意識形態的關係,長久以來林玉山的作品常以中國繪畫傳統的框架詮釋,而忽略了林玉山是去日本學習「日本畫」的事實。本文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所收藏的林玉山作品為例,試圖還原林玉山作品的日本因素。林玉山於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轉以水墨畫為主要繪畫媒材,他二十世紀後期的水墨作品有許多走向融合西方寫生技法的作品,不受限於傳統風格,反映當時臺灣求新求變的藝術氛圍。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023 KB 下載次數:190
    格式:PDF 檔案大小:1023 KB 下載次數:190
  • 文物脈絡

    萬島交織—由雅加達織品博物館管窺印尼的多元文化

    杜士宜

    位於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Indonesia,以下簡稱印尼),國土橫跨赤道兩側,包括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約一萬七千五百個大小島嶼,可謂「萬島之國」。印尼群島擁有極其複雜多元的文化樣貌,並具體展現於豐富的傳統織品與染織工藝方面,而位於首都雅加達的織品博物館(Museum Tekstil Jakarta,英譯:Jakarta Textile Museum),儘管規模不大,透過政府與民間攜手合作,已經成為典藏、保存、研究、展示與推廣印尼織品的重要據點,為國內外觀眾提供一個探索印尼的文化之窗。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298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298
  • 美學設計

    見微知著—淺談《故宮展覽通訊》視覺形式與內容訊息之演變

    黃正和

    《國立故宮博物院展覽通訊》(以下簡稱《故宮展覽通訊》),自1969 年11 月發行至今,已歷經五十三個年頭了。拜科技之賜,網路蓬勃發達,資訊獲取唾手可得。於是,今年2021 年7月起,《故宮展覽通訊》停止紙本印製;又自本年10 月起,全面停止發行,從此《故宮展覽通訊》畫下休止符,步入故宮歷史。值此,筆者利用這個時間的轉折點,將過去發行的展覽通訊做一梳理,除了為走過的軌跡留下紀錄,同時,也在抽絲剝繭中,覓得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許多大事,又覷見與觀眾互動的演變,不覺會心莞爾。本文依據的資料非擷取院史記載,僅就《故宮展覽通訊》中所提及之內容,概略敘述一斑。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82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82
  • 文物快閃

    交流的具體例證—一件十五世紀早期特有的陶瓷器

    黃蘭茵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444 KB 下載次數:170
    格式:PDF 檔案大小:444 KB 下載次數:170
最後更新日期:2022-03-1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