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翠玉白菜票價交通Open Data開放時間

故宮文物月刊468期(2022.3)

  • 文物脈絡

    北朝的法華信仰與圖像

    賴文英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意指佛陀所說教法微妙無上,如清淨蓮花。蓮花開時,花、果同時具足,以喻眾生本自具足佛性。《法華經》自西晉傳入中土,現存三個漢譯本中,以鳩摩羅什(344-413)譯本因文字流暢,詞句優美,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在隋唐法華經變出現之前的南北朝時期,法華圖像就已經盛行於北方,保留在石窟壁畫、碑像、金銅佛像,反映法華信仰的軌跡。其信仰層面涵蓋僧俗,從帝王豪族到平民百姓,表現題材有禪觀意味濃厚的釋迦、多寶二佛並坐,也有與交腳菩薩共構三世的彌勒信仰,十六王子紹繼法華的菩薩精神,以及普門示現、尋聲救苦的觀音信仰。這些早期的法華圖像不同於後期有豐富敘事情節的經變畫,沒有對故事情節的詳細描繪,但簡單的圖像已表達經典中所要闡發的佛法要義,傳承著千百年來的法華信仰。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569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569
  • 文物脈絡

    明代內府佛教寫經研究

    高明一

    明代內府所藏的佛經,由司禮監所轄的「經廠」掌管,經廠可分成番經廠與漢經廠。司禮監亦掌管中書房,文華殿中書舍人為其轄屬。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藏明代內府泥金寫本佛經,為文華殿中書舍人繕寫。文華殿中書舍人之後雖官至中央小九卿,仍以繕寫為本職。活動於永樂、宣德時期(1403-1435),領翰林學士銜的文華殿書辦官沈度(1357-1434),其楷書風格的影響,可至弘治時期(1488-1505)。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521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521
  • 文物脈絡

    圓空與木喰─「非典型」的江戶佛教藝術

    鄭涵云

    日本近世的宗教與藝術活動,無論雕刻、繪畫或文學作品,一般被認為具有強烈的世俗性。宗教活動並不限於特定的階級或職業,而是廣為向民眾開放。日本學界以往較少著墨於近世的宗教藝術,甚至認為江戶時代(1603-1867)的佛教雕刻,是沉滯低迷的時代。但是事實上,江戶前期積極地興建寺院,全盛時期的寺院數量,甚至達到二十萬至二十五萬座之多,佛教造像也隨之大為興盛。同時,隨著近十多年來研究的深化,此方面的研究也逐漸累積了相當的成果。例如圓空(Enkū, 1632-1695)與木喰(Mokujiki, 1718-1810)獨特的造型、積極的造像活動,便相當地受到矚目。在介紹圓空與木喰之前,略為綜覽江戶時代的佛教雕刻,應有其必要性。透過與「典型」佛教雕刻的比較,更可以映襯出圓空與木喰「非典型」的風格。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81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81
  • 文物脈絡

    是西域,也是西洋─十五世紀明朝與忽魯謨斯的接觸

    陳國棟

    歷史上,中國人把甘肅河西走廊以西的地方叫作「西域」。明朝人卻也使用「旱西洋」一詞來稱呼同一塊地理空間。「西洋」一詞通常係指船舶自中國沿岸南行,在到達越南南端以後轉而向西,此後一路所到的地方便屬於西洋。明成祖、宣宗時代,鄭和(1371-1433)奉命出使亞、非國家,就是走這條海路,所以說是「鄭和下西洋」。不過,鄭和自己留下的紀錄卻也說他是前往「西域」。研究發現:這是因為鄭和在第四次、第五次下西洋時,前去到了波斯灣頭的忽魯謨斯,在那裏登陸後,可能還從陸上前往帖木兒帝國的首都哈烈,發展兩國的關係。明朝的使節一般都經由陸路到哈烈,走「西域」一途,鄭和則主要取道「西洋」航路。就前往忽魯謨斯或續往哈烈而言,所去之處既是西洋,也是西域。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63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63
  • 文物脈絡

    航行於織布上的大船─院藏蘇門答臘船紋布的歷史與文化意義

    陳慧芸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藏許多來自東南亞區的珍貴織品文物,其中產自蘇門答臘的船形布被譽為印尼最傑出的織布工藝之一。織船紋布的使用來自於蘇門答臘島南端楠榜(Lampung)的帕明吉爾人(Paminggir),該民族至今仍持續將船紋布作為重要的儀式用物。帕明吉爾民族在天然的棉布上以輔助緯紗織法,將彩色絲線或棉線織成形式特殊的船形圖案。本文將介紹船紋布出現的歷史、使用族群的社會特徵,以及船紋布的風格分類與重要的圖案象徵意義。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17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17
  • 文物脈絡

    擬人的互動─易元吉與猿猴畫的題材傳統

    梁哲瑋

    猿猴畫在東亞是一項獨特的題材傳統,而北宋易元吉(活躍於十一世紀中)則被畫史公認為這項題材的創建者,且是花鳥畫的重要名家。傳世易元吉及其託名的猿猴畫作大多注重動物之間擬人化的戲劇性互動,並藉著畫中長臂猿的互動表現某種親近的關係,進而引起觀者以此比附人際關係的聯想,加強了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動物寓意,成為一種中國古代動物繪畫的表現特色。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847 KB 下載次數:290
    格式:PDF 檔案大小:847 KB 下載次數:290
  • 文物脈絡

    何處堪託身─清蔣廷錫〈藤花山雀圖〉的繪畫風格及畫意解讀

    蘇雅芬

    大阪市立美術館所藏清蔣廷錫(1669-1732)〈藤花山雀圖〉為絹本設色大型立軸作品,上有表明以臣子身分作畫的「臣字款」落款,左上有康熙皇帝(1654-1722)親筆御題的唐詩。其繪畫風格、內容及皇帝御題,正好呼應蔣廷錫宮廷繪畫中的重要議題。諸如因作品畫風多變引起的風格追溯及意義應如何解讀,特別是和惲壽平(1633-1690)繪畫中的沒骨技法是否有具體關係?臣字款作品與皇帝的關聯性,畫作內容、畫意與康熙皇帝題詩有何意義?透過分析〈藤花山雀圖〉,或許能延伸探討更多清初宮廷繪畫的製作脈絡。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61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61
  • 文物脈絡

    院藏《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銅版畫來路探尋

    方慧潔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兩套《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銅版畫,一套是三十四幅的完整本,另一套則是僅十三幅的試印本殘本。不同於多數院藏承自清宮舊藏,這兩套作品的文物編號顯示出它們同來自國立北平圖書館,且試印本應是從法國流出,其身世來路與入藏經過等諸多環節,值得一探究竟。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14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14
  • 文物脈絡

    《平定太平天國戰圖》之第六幅〈克復瑞州府城圖〉

    李泰翰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平定太平天國戰圖》(原名《平定粵匪圖》)一套,計有十二幅,為冊頁裝,每幅圖均配有圖說。依次序分別為:第一幅〈克復岳州圖〉、第二幅〈攻破田家鎮收復蘄州圖〉、第三幅〈肅清潯江圖〉、第四幅〈克復湖北通城圖〉、第五幅〈克復武昌省城圖〉、第六幅〈克復瑞州府城圖〉、第七幅〈逆眾圖擾懷桐楚軍會剿圖〉、第八幅〈克復安慶省城圖〉、第九幅〈金陵各營屢捷解圍圖〉、第十幅〈攻克江浦浦口二城力破九洑州諸隘圖〉、第十一幅〈克復金陵圖〉、第十二幅〈幼逆洪福瑱就擒圖〉。過去《故宮文物月刊》曾刊載本套戰圖第九、十幅之介紹,1 本文擬續選介此套戰圖之第六幅〈克復瑞州府城圖〉。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222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222
  • 保存修護

    以環12烷進行木質彩繪菩薩立像的暫時性加固

    陳澄波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所收藏的木質彩繪木雕菩薩立像(圖1),傳為宋代(960-1279)年間之文物,觀察造像結構,其身體係以數件木材拼接雕刻而成,而頭、手、蓮座、飄帶與頭飾等構件,則為製作完成後另行接合成型,再施以地仗、彩繪等裝飾。然而此文物因年代久遠,自彭楷棟先生(1912-2006)捐贈予故宮以來,有多處木質胎體開裂、膠合處脫膠、部分構件缺損之外,表面的彩繪層亦有大範圍之起翹、遺失、褪色等狀況(圖2),再加上其量體較大(高約262 公分)不易規劃合適的展覽主題與修護空間,故此文物僅呈現於圖錄出版之中,無任何展示紀錄。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76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76
  • 文物快閃

    都城勝景─宋葉肖巖《西湖十景圖》

    許文美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559 KB 下載次數:158
    格式:PDF 檔案大小:559 KB 下載次數:158
最後更新日期:2022-06-0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