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翠玉白菜票價交通Open Data開放時間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 特展介紹

    微物趣—「草蟲捉迷藏」特展概述

    邱士華

    延續2019 年「故宮動物園」特展,以暑期親子觀眾為目標對象的設定,從7 月6 日開始,一直到9 月25 日,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推出「草蟲捉迷藏」特展,希望陪伴大家愉快地度過這個炎炎夏日。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85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85
  • 特展介紹

    草蟲畫・話草蟲

    楊若苓

    國立故宮博物院曾於民國七十五年(1986)及九十年(2001)辦過草蟲展,不同於以往,本次展覽邀集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臺北市立動物園及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蝴蝶宮昆蟲科學博物館的昆蟲專家們共襄盛舉,期待來自不同領域的激盪能帶給觀眾新的視野。筆者嘗試以生物學角度觀察本次選件,並將心得分享如下。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67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67
  • 特展介紹

    《毛詩品物圖考》與中日交流—兼論「草蟲捉迷藏」特展選件

    王湘文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毛詩品物圖考》計有二套各四冊,總計八冊,為善本裝裱手繪設色之作,舊藏於清德宗妃瑾妃(1873-1924)之永和宮內,同〈翠玉白菜〉所在地。圖說內容搭配《詩經》及其相關傳注。這件作品見證了東亞明清以來興盛的考據學與博物學,同時也見證了中日文化交流下的圖像資料。古中國圖書,東渡日本再於日本重刊出版的例子較為常見,譬如十三經各類書籍。但此書卻是先在日本出版,之後紅到中國,清末翰林院編修戴兆春(生卒年不詳)甚至為其寫序,光緒和宣統年間(1875-1911)在中國皆有出版紀錄。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60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60
  • 特展介紹

    院藏《青在堂草蟲花卉譜》修護紀實

    高宜君

    清康熙年間(1662-1722),「芥子園」主人李漁(1611-1680)之婿沈心友(生卒年不詳)主持編撰的《芥子園畫傳》初、二、三集陸續出版,為習畫入門者提供了一系列的解說教材、臨摹範本,藉由循序漸進學習,進而觀察大自然,內化畫譜中之基本技法,達自由創作之能力。
    《芥子園畫傳》內容包括「草蟲花卉」與「翎毛花卉」二譜,每譜各分為「青在堂畫學淺說」、「構圖分解」、「古今諸名人圖畫」三大部分。先以水墨文人內涵和方法論加以探討,接著是用筆、寫形畫法之要領提點,最後附錄實作範本。適逢「草蟲捉迷藏特展」將展出院藏《青在堂草蟲花卉譜》,其套色印刷與裝幀形式皆別出心裁,謹以本文記述展件修護歷程,希望能讓觀眾對於文物內、外都有更豐富的認識。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76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76
  • 特展介紹

    古道上的摩崖—石門十三品選介

    吳誦芬

    陝西漢中的石門,是中國最早的人工隧道,其開通是通蜀棧道上最艱困的工程。在沒有火藥的古早時代,以原始的火燒水激法開鑿石壁,以成穿山隧道,俾使道路直達,省卻繞道而行的時間精力。此一交通史上的要事,不但促成了經濟的繁盛,甚或還對軍事策略與天下局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石門隧道附近的山壁,因而留下多處歷代文人摩崖題記,在書法史上,向來以風貌令人驚艷的隸書著稱。本季204 筆墨見真章與202 巨幅展間,選展本院藏拓石門石刻與相關書法,謹以此文為讀者們介紹說明。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43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343
  • 特展介紹

    什麼是「番」—逆寫清帝國文獻裡的臺灣原住民族意象

    劉柳書琴

    2000 年以來,國立故宮博物院有多次原住民族相關展覽。本展覽〈什麼是「番」—逆寫清帝國文獻裡的臺灣原住民族〉,是繼〈披荊斬棘—17 世紀後的臺灣〉(2002-2003)、〈福爾摩沙—17 世紀的臺灣、荷蘭與東亞〉(2003)、〈黎民之初—院藏臺灣原住民圖檔文獻特展〉(2006)、〈織路繡徑穿重山—臺灣原住民族服飾精品聯展〉(2018)之後,又一次有關臺灣族群檔案的展示。所不同的是除了主流的展示法,這次更在累積當代原民文化資產之思維上,進行國家典藏物件的去殖民工作。誠如美國學者安東尼.豪爾(Anthony J. Hall)所說:「在全球歷史進程中,西方世界的使命無疑等同於文明(世界)的使命。」1 本次實體展場以對位閱讀的方式,檢視清帝國的華夷秩序與群番系譜,從中追溯臺灣社會逐漸棄用的貶抑詞—「番」的由來;展覽網頁則以開放參與的「逆寫」活動,提供讀者參與檢視帝國之眼。整個展覽欲顛覆西方中心的現代史觀,更欲反思東方帝國的殖民政治與文化政治,乃至國家博物館對原住民文化資產轉化性復興的社會責任。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09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09
  • 教育推廣

    打開「新」對話—國立故宮博物院東南亞語導覽種子培訓計畫

    呂憶皖

    臺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博物館應致力於確保所有人都有均等的文化近用機會,並使博物館成為更具包容力的社會文化機構。新住民文化已為臺灣社會注入多元的新面貌,也是博物館不可忽視的觀眾群之一,本文以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東南亞語導覽種子培訓計畫」為例,概述其規劃構想、培訓過程,以及新住民學員透過導覽所展現的多元文化詮釋觀點。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778 KB 下載次數:276
    格式:PDF 檔案大小:778 KB 下載次數:276
  • 教育推廣

    博物館與特殊教育學校的合作—以「跨越障礙・觸摸美麗」院外到校服務活動為例

    林質安

    博物館的角色從早期王宮貴族將個人蒐藏規劃為私人陳列室,逐漸轉變為屬於大眾的公共場所。這樣的過程也反映出博物館的功能變得越來越多元,從側重博物館內涵的典藏、研究,到與觀眾密切相關的展示、教育等。如今,博物館與學校的合作愈加普遍而重要,藉由教育活動的設計,提供學生探索各類領域知識等機會。其中與特殊教育學校合作的教育活動,更因學生特質的不同,實務上與其他教育活動具有差異。本文以故宮「跨越障礙・觸摸美麗」院外到校服務活動為例,爬梳其發展歷程,並分享博物館與特殊教育學校的合作經驗。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18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18
  • 教育推廣

    淺談文化轉借詞與日語觀眾的導覽和溝通—以故宮文物為例

    林郁芯

    導覽本身是一個跨文化的實現,除了需要具備語言能力,也需要嫻熟文物內涵以及兩國的文化背景。自古以來不同國度之間不外乎透過文字或語言進行交流,其間扮演媒介的就是譯者。廣義而言,博物館的導覽員也可以視為一種譯者,利用語言能力,巧妙地將文物知識傳達給他國的訪賓。

    故宮文物,歷史悠久,大部分是屬於中國輸出至日本的文化與詞彙;但也有些是日本吸收中國文化後經過融合、改良而成為日本特有的稱呼或獨樹一格的文化,這些詞彙再傳入中國,便成了漢語中的日文轉借詞。本文將舉例概述在文化交流過程中互相借用的文化轉借詞,說明善用這些轉借詞,再加上熟悉文物背後的文化,當可使導覽更順暢。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89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89
  • 教育推廣

    數位與臺灣的交會—「臺灣意象」首部曲: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

    游閏雅

    「臺灣意象展─帝國眼中的臺灣風物」將由遠而近地透過地圖、風景、物產三大面向,向民眾展示臺灣島的歷史變遷。尤其著重於闡述不同帝國眼中的臺灣形象,如何在歷經時間的錘鍊後,轉化成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臺灣意象」。本文將以此展覽為例,嘗試討論在數位科技發達的今日,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如何運用數位科技,展示可被共感與傳遞的「臺灣意象」。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52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252
  • 文物快閃

    繡線裡的文字祕密—詩歌、愛情以及一顆被征服的心

    林宛萱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62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162
最後更新日期:2022-07-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