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翠玉白菜票價交通Open Data開放時間

故宮學術季刊-卷期總覽

第40卷第3期

  • 商前期青銅盤研究

    蘇榮譽

    青銅盤是長期被學術界忽視的類別,早於安陽的商前期青銅盤更缺乏關注,本 文即是對出土和傳世的 27 件商前期青銅盤的研究。首先根據可靠的出土樣本,確 定早商階段,即青銅盤的開始階段的風格面貌:盤腹外壁或光素、或飾弦紋、或飾 帶狀紋飾,圈足或素面、或飾弦紋。然後明確殷墟早期的青銅盤的風格面貌:盤腹 外壁和圈足飾紋帶、內壁滿紋飾、但皆平鋪類型,可由之框定商代青銅盤的風格趨 勢是紋飾的繁複化。據此,有 20 件盤可推斷屬於中商階段,並發現裝飾盤內壁是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從圓渦紋到圓渦紋配魚紋、龜紋配魚紋,且魚紋有 3 條、6 條乃至其間再配鳥紋的演變過程。

    由風格分析所建立的序列,首先說明因洹北商城的發掘而劃分出中商時期不僅 合理,而且必要;其次對既往憑個人感覺或基於器物部分特徵而判斷青銅器年代的 做法提出質疑;第三,對盤的技術分析可知,雖然器形和裝飾都較為簡單,但工藝 總是大同小異,即使是同時代、同類型的盤亦如此,說明鑄工既有因時制宜、不想 諸器同一的意願,也說明諸種地方鑄器的說法過於簡單化甚至屬於臆測。第四,紋 飾的分析也揭示在一定時段,某些器形對應於特定的裝飾紋樣,圓渦紋和龜紋具有 某種互換性,而圓渦紋應與水有關,不應稱為火紋。此外,在對具體器物的討論 中,青銅器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也有所涉及。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1022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1022
  • 商代晚期亞醜者姤器組研究——附論亞醜方簋的新認識

    張莅

    商周時期的族氏銘文銅器中,帶有「亞醜」銘的器物有幾個特點,包括方形器 的比例高、目前所知的出土地點單一,以及未見與其他族氏名複合的情形。在亞醜 器中,有一群鑄銘為「〔亞醜〕。者姤以大子尊彝」的同組器物,包括甗、尊、爵、 觥、罍等類型,除了傳世未見的甗,現在可以見到的這組器物,全部都是方形器, 標誌著器主的貴族身分。據「者姤」的稱名結構,可知作器者是一位女性。由於亞 醜器大部分皆僅署族氏名,因此銘文訊息較為豐富的這組者姤器顯得重要,是理解 整體亞醜族氏的核心器物。

    本文透過對現有亞醜器物的整理研究,檢視亞醜者姤器組的器物,特別是形制 殊異的〈亞醜方簋〉,由器物比對研究,配合科技檢測,重新認識這件方簋的原來 面貌,以及這組器物實際上可能的組合內容。其次,由「醜」字銘文型態的差異進 行分類,在字形偏旁筆劃以及部件配置的基礎之上,對銘文行款佈局、施銘位置、 陽文、反書等特徵觀察,配合器物形制、紋飾的研究,比對商代晚期殷墟鑄銅工藝 的發展,重新思考亞醜器的分類與構成。最後回到銘文內涵的字義和語法考證,試 探亞醜者姤器群的來源和文化性質,並由這組器物反映的人群關係,增進對於商代 晚期女性作器情形的認識。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3 MB 下載次數:1040
    格式:PDF 檔案大小:3 MB 下載次數:1040
  • 「懿」字源流考

    林宏佳

    「懿」字見於先秦古籍,過去對其字義用法並無疑義,但其字形如何分析,則 前人早已對《說文》「从壹,恣省聲」的說解提出質疑。現代學者考釋出金文 即 「懿」字,推動對懿的認識,但認為「懿」从「壺」,比對甲骨文、金文材料都難使 人信服,對於字形右側人形的喉部為何要特意標示為兩個圓圈,也難有妥善解釋。 近年,隨著甲骨綴合,「懿」字有了比金文更早的材料,學者或以為其造字理據與 「噎」有關,本文則主張當為與「噫」有關,較可解釋「懿」在文獻中為何都用為 美善之意。此外,新出的竹書如《清華簡》中,也出現若干「壹」字的新材料,對 於「懿」的字形演變以及字義探究,也可以提供更豐富的材料,文中亦一併討論 之。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1493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1493
  • 雲南晉寧石寨山文化所見的希臘化與內亞因素

    陳健文

    在雲南晉寧石寨山漢代古墓群所發現的文物中,出土了許多具有內亞草原文化 特徵的文物,特別是所謂斯基泰-西伯利亞式的動物紋樣,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 注。本文透過對石寨山文化的出土文物圖像進行分析,並進一步與中亞同一時期器 物上之圖像材料來作比對,希望能釐清漢代雲南與內亞之間在族群與文化上的關連 性,探尋內亞游牧民族與早期中國西南彼此之間在族群遷徙與文化接觸的互動關 係。本文發現在某些服裝與武器上,滇文化與斯基泰-塞種、希臘化軍事文化有著 高度的一致性;另一個可能的內亞文化特徵,是廣泛在滇文化出現的 S 形雙渦漩紋 飾,這種紋飾初見於內陸歐亞西部,然後流行至西徐亞地區、歐亞草原東部、新疆 與西藏等地,最後可能沿著青藏高原周緣而進入雲南地區。透過歷史文獻的比對分 析,本文討論了內亞文化因素進入中國雲南地區的可能路徑,最後對可能影響石寨 山文物的內亞因素來源提出歷史解釋。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5 MB 下載次數:963
    格式:PDF 檔案大小:5 MB 下載次數:96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