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院史
故宮文物因緣際會來到臺灣,成為臺灣多元文化源流極重要的一部分。回溯歷史,其承繼數千年中國文化之珍稀,肩負開物成務的重大使命。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文物,原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者,多係古物陳列所舊藏,為熱河、瀋陽行宮所有。今日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主體,實匯集北平、熱河、瀋陽三處清宮之文物。
肇始:國慶大典 故宮肇建
本院藏品源自宋、元、明、清四朝宮廷收藏,1924年10月下旬,直系將領馮玉祥(1882-1948)發動北京政變;攝政內閣總理黃郛於11月4日內閣會議中通過<修正清室優待條件>,要求遜帝溥儀(1906-1967)「從即日起永遠廢除皇帝尊號」、清室應「即日移出宮禁」。次日,京畿警衛司令鹿鍾麟(1884-1966)偕同警察總監張璧、國民代表李煜瀛(1881-1973)前往紫禁城後寢,請宣統廢除尊號,交出印璽、宮殿,遷出皇宮。6日,國務院組織清室善後委員會,聘李煜瀛為委員長,會同清室近支人員,點查清宮物品。1925年4月12日,清室善後委員會為滿足各界一睹故宮狀況之殷望,特公布<參觀故宮暫行規則>,開放御花園、坤寧宮、交泰殿、乾清宮、弘德殿、昭仁殿、南書房、上書房等處(即故宮中路),供遊客於每星期六、日下午一至六時觀覽。9月29日,清室善後委員會議決仿照法、德諸國皇宮博物館先例,成立故宮博物院,並於雙十國慶日下午舉行開幕大典。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新闢五條參觀路線,對外開放。故宮肇建之初,一直受到政局動盪的影響;幸賴莊蘊寬(1866-1932)、江瀚(1857-1935)、陳垣(1880-1971)等文化界人士組織維持會,與各系軍閥斡旋,阻止北洋政府插手院務,始得勉強賡續發展。1928年6月,國民政府北伐成功,接收故宮博物院,旋公布<故宮博物院組織法>,明定故宮直隸於國民政府,並以易培基(1880-1937)為院長。易院長任內,故宮在組織架構、文物典守、藏品整理,以及館舍修葺、展覽陳列、出版流傳等方面,均獲長足發展,可謂為大陸時期之全盛階段。
播遷:捍衛國寶 萬里遷運
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東北,平津局勢岌岌可危。故宮未雨綢繆,特擇院藏文物菁華裝箱儲置,為文物播遷避難預作準備。1933年初,日軍進逼榆關,北平瀕危,故宮理事會乃緊急集議,決定文物南遷滬上。2月6日起,故宮文物共13,427箱又64包,計分五批啟運,迄5月23日悉數運達;隨行遷運者,尚包由括古物陳列所、中央研究院、頤和園、內政部、國子監、先農壇等單位文物,計6,194箱又8包。翌年2月,國民政府公布<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暫行組織條例>,故宮及其理事會改隸行政院;5月,馬衡(1881-1955)受命擔任院長,開始點查存滬及留平文物。1935年,故宮受邀以存滬文物精品,前往英國倫敦參加「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獲得熱烈迴響。1936年12月,南京朝天宮故宮分院保存庫建設完成,南遷文物遂由上海運抵南京,入庫存置。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爆發,故宮南遷文物再分三批向後方撤退:第一批(南路)文物共80箱,自南京啟運後,經行漢口、武昌、長沙、桂林,而至貴陽,繼又疏散至四川巴縣;第二批(中路)計9,331箱,途經漢口、宜昌,抵達重慶,又過宜賓而厎於樂山;第三批(北路)凡7,287箱,則經徐州、鄭州、西安,以及寶雞、漢中,抵達成都,嗣又轉運峨嵋。抗戰期間,故宮業務雖以典守維護為重,仍參與過若干國內外展覽。1940年初,故宮就第一批(南路)文物中提出繪畫、緙絲、玉器、銅器百件,運赴蘇聯莫斯科、列寧格勒參加「中國藝術展覽會」。1942年歲杪,故宮又以之參加中央圖書館重慶分館之第三屆全國美術展覽會。1943年12月迄1944年4月,馬衡院長為激勵戰時民心士氣,再自第一批(南路)文物中精選書畫名蹟,分別於重慶中央圖書館及貴州省立藝術館舉辦「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書畫展覽會」。
抗戰勝利後,故宮西遷文物依巴縣、峨嵋、樂山之序,先於重慶集中,再循水路還京,全部歸運工作於1947年歲末結束。期間,故宮為答謝川省民眾對維護民族文物之協助,特自樂山辦事處文物中選提歷代書畫精品,於1946年底假成都中正公園民眾教育館舉辦展覽,被譽為「我國八年抗戰後文化史上一大盛事」。
另一方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於抗戰期間,亦曾因避寇而西遷巴蜀。按中央博物院係1933年教育部呈奉行政院核准於南京成立,並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傅斯年(1896-1950)為籌備處主任者,其基本院藏乃中央政治會議第377次會議議決劃歸之內政部古物陳列所文物。1937年歲杪,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奉命西遷,並隨故宮第二批(中路)西遷文物起運,循水路移赴漢口;繼於次年初遷川,設辦事處於新市,復向重慶大學借地,與中央研究院合建臨時庫房於沙坪壩。1939年5月,籌備處奉准遷赴昆明辦公;隨故宮博物院第二批文物西遷之藏品則運赴四川樂山。1940年夏,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奉令再向後方撤退,乃隨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等機關遷往四川南溪李莊。
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隨即準備復員;存置於李莊及樂山之文物分別啟運還都,於1947年12月畢事。翌年5月,籌備處為慶祝人文館落成,特與故宮博物院盛大舉辦聯合展覽會。
抵臺:精品運臺 建館復院
1948年秋,國共戰爭形勢逆轉;11月10日,故宮常務理事朱家驊(1893-1963)、王世杰(1891-1981)、傅斯年(1896-1950)、徐鴻寶(1881-1971)、李濟(1896-1979)、杭立武(1903-1991)等於翁文灝(1889-1971)理事長寓所集議,主張擇精品運臺;另朱家驊先生建議遷運中央圖書館所藏善本圖書,傅斯年先生則提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文物隨同搬遷赴臺。12月初,中央博物院理事會集議,通過選擇最精品運臺,其餘藏品亦應儘交通可能,陸續遷運。當月21日,故宮第一批文物320箱、中央博物院籌備處212箱裝入海軍派遣之中鼎輪,運抵基隆。同時裝船遷運者,尚包括中央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央圖書館、外交部之文物、圖書、條約檔案,共240箱。1949年1月6日,載運第二批文物之招商局海滬輪啟碇;除故宮文物1,680箱、中央博物院籌備處486箱外,亦包括中研院史語所、中央圖書館、北平圖書館之文物、圖書、輿圖,計1,336箱。30日,負責輸運第三批文物箱件之海軍崑崙號運輸艦啟航,內裝故宮文物972箱、中央博物院籌備處154箱、中央圖書館122箱。
各機關箱件抵臺後,除中央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箱件留存楊梅外,餘皆貯置於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臺中糖廠倉庫。1949年8月,行政院為肆應戰時環境,特暫將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央圖書館等單位合併為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簡稱聯管處),由教育部統攝。1950年4月,聯管處設於臺中霧峰北溝之文物庫房完工,全部遷臺文物入庫存貯。5月,行政院改組故宮博物院與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理事會,成立共同理事會,代行兩院理事會職權。1953年3月,聯管處就北溝庫房附近山地開建小規模山洞,備必要時將最精文物存入。1954年9月,歷時四年之遷臺文物點查畢事;文物雖經戰時水陸輾轉播遷,惟損傷極少。1956年12月,北溝陳列室落成,次年3月開放參觀。同時,聯管處亦著手出版流傳,所發行之各類目錄、圖錄,迄今仍為中國藝術史研究重要參考資料。
1961年5月,聯管處應邀赴美舉行「中國古藝術品展覽會(Chinese Art Treasures)」,歷時年餘,頗獲美國各界讚嘆激賞。其後政府以北溝地位偏僻,難以吸引國內外人士前往參觀,乃籌劃於臺北近郊外雙溪興建新館。1965年8月,院廈修築完成,行政院繼又將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運臺文物併入故宮博物院,並公布〈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臨時組織規程〉,將管理委員會隸屬行政院。當月,第一屆管理委員會推選王雲五(1888-1979)先生為主任委員,復通過蔣復璁(1898-1990)先生擔任院長。11月12日,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新館落成揭幕;當日展出之法書、名畫、銅器、織繡、瓷器,以及玉器、珍玩、圖書、文獻等各類文物,共1,573件,分置於六間陳列室、八處畫廊。次日,新館正式對外開放。
開展:根深本固 全面發展
臺中聯管處時代,故宮博物院與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因限於房舍、人員、經費,博物館業務不易開展,工作多侷限於編目守藏。臺北外雙溪新館建成,兩院合併之後,館舍得獲擴充,人員經費亦迭有增加,故宮始得一面著手整理,一面佈陳展出,逐步改進,日趨發展。
蔣復璁院長任內,故宮一再擴建、擴編,增加展覽面積,健全組織架構;接受國內外收藏家以其珍藏之器物、書畫、善本舊籍捐贈、寄存,增補院藏闕遺;全面著手藏品分類編目,建立文物統一編號體系,俾便典藏管理與選件陳列;換裝文物貯置箱件,營造良好存藏環境;積極考訂研究,推出各類系統性之常態與專題展覽;集訓專業導覽,使熟諳各類文物發展原委及相關歷史掌故,以利傳揚文化藝術;安排中小學生免費參觀活動,期以文化藝術知識植根;籌劃辦理精製文物全台巡迴展覽,落實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選送同仁出國進修考察,培育專門技術人才;與大學院校合作,以科學方法對院藏文物進行系統化之鑑定研究;推動國際博物館與學術交流,推廓同仁於沉潛中整理研究之成果;發行各類期刊圖錄,銳意出版流傳。
1983年初,秦孝儀(1921-2007)先生出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此後十八年間,故宮改隸行政院,使組織體系符合院務發展需求;提昇硬體建設,將典藏展覽空間設置為恆溫恆濕環境;不斷更新科學設備,以最先進器材維護歷史文物;逐年編列文物蒐購預算,多方徵集,使藏品不復囿於宮廷秘笈;推動專業研究,考鏡文物源流,強化文化藝術研究重鎮地位;經常舉辦文物研習講演活動,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接納國內外義務工作者,並提供專業訓練,參與文物導覽工作;於院區修築庭園,綜合傳統園林理念,提供國人優質休憩活動場所;辦理遷臺後第二次文物清點,既以維持藏品完整性,亦以昭各界公信;完成第四次擴建,使新建圖書文獻大樓既為研究考據場所,亦作為多元化展覽別館;大力從事國際藝術交流,突破我國退出聯合國後參與國際文化合作空間,前往美、法兩國展出,為故宮日後海外借展樹立範式;與國內私人收藏合作展覽,藉以鼓勵民間好古蒐求;引進大陸出土文物,兼容西洋藝術菁華,開拓國人文化視野;辦理文物院外展覽,使偏遠地區民眾亦得親炙院藏文物菁華;善用數位科技,發展典藏管理系統,著手電子多媒體型態出版,進而透過網際網路,傳播文物、展覽資訊。
啟後:千禧年後 多項新猷
2000年5月後的八年期間,國立故宮博物院在杜正勝(1944-)、石守謙(1951-)、林曼麗(1954-)三位院長領導下,續有多項新猷:導揚本土意識,使展覽以及各項教育推廣服務愈益接近民眾;完成正館公共空間、展覽動線與周邊環境改善,以及正館建築物耐震補強兩項工程;選提院藏文物菁華,借展德、奧兩國,播揚館藏文物與藝術之真善美聖;籌設南部院區,期以平衡臺灣南北文化建設;開始徵集域外文物,並與國外研究機構合作,推動亞洲各民族之文化藝術研究,建立南部院區典藏展陳基礎;辦理院藏文物圖像品牌授權作業,鼓勵國內外設計業界結合傳統藝術元素,創造衍生性產品;協助推動文化創意發展,賦予藏品以時尚新意之文化價值,朝向嶄新現代化博物館發展。
2008年5月至2016年5月,故宮在周功鑫(1947-)及馮明珠(1950-)兩任院長帶領下,進行組織改造,完善管理架構,並完成遷臺後第三次院藏文物總清點;拓展兩岸博物館合作,導入合作展覽、出版等交流新方向;針對國內文化創意產業,辦理系列發展研習營訓練活動;設計各類分齡、分眾教育活動,推出不同形式之文化教育及藝術表演節目;規劃「大故宮」計畫,延長開放時段,改善觀眾接待空間;運用數位典藏成果,增益文物展陳內容;赴日本巡迴展覽,推動文化外交;完成南部院區開館試營運及開幕十大首展。
轉型:深耕在地 邁向國際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亞洲文物菁華,浩瀚豐富,守護人類文化史、藝術史的瑰寶。2016年5月,林正儀院長(1959-)任本院院長,上任之初即提出「深耕在地,邁向國際」願景,將故宮施政計畫逐漸對焦在「公共化」、「在地化」、「專業化」、「多元化」、「國際化」、「年輕化」等6個原則,豐富多元活動與在地連結,至2016年底國立故宮博物院已邁入開館91週年,為享譽世界的博物館之一。2018年7月,陳其南院長(1947-)領航,主要施政重點包括改善和強化北部院區空間設施、南院空間景觀與交通先期改善計畫、南院園區未來典藏展覽主題與空間配置計畫、院內及國際合作重要展覽活動等,期盼藉由軟硬體品質的提升,進而贏得臺灣民眾的認同與愛好;深耕臺灣在地社會文化基礎,進而累積豐厚的聚客能量。2019年2月,吳密察院長(1956-)上任,提出「參觀者本位之原則」提升整體服務品質,並推動新故宮計畫,強化本院身為國際矚目之博物館應有的專業與高度。
歷任首長 (1949年文物遷台之後)
1949年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1955年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指導會
- 1965年設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
- 1991年改為指導委員會
- 2014年改為指導會
- 2018年裁撤指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