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翠玉白菜票價交通Open Data開放時間

故宮文物月刊488期(2023.11)

  • 展場巡禮

    異地相逢—朝鮮王朝與清宮藝術交會特展

    朱龍興

    「亞洲藝術節」自 2017 年起成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以下簡稱故宮南院)每年 10 月的一項重要活動,在經年累月的持續辦理下,除了提供民眾體驗亞洲各地文化的機會, 也讓外界從另一個角度瞭解院藏文物的多元特質。 2023 年,故宮南院將視線投向北方,以「韓國月」作為「亞洲藝術節」的活動主題。與此同時,特別以「朝鮮王朝與清宮藝術交會」為主軸,推出為期三個月的特展。展出的文物 因「朝鮮王朝」而齊聚嘉義,為觀眾舖陳出一段近世中、韓二地人與物相遇的故事。本文針對展覽所敘述的脈絡,提出簡要的介紹,希望讀者經由文章的陳述,能大致掌握展覽的內容,進而提高觀展的樂趣。

  • 展場巡禮

    時代印記—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北洋海岸圖〉試析

    鄭永昌

    國立故宮博物院嘉義南部院區於本(2023)年十月推出「朝鮮王朝與清宮藝術交會」特展, 以十五至十九世紀朝鮮王朝歷史與明清兩代藝術交流為主軸,精選院藏器物、書畫及圖書 文獻等相關典藏共同展出。展件中一張巨幅〈北洋海岸圖〉,即是配合本次展覽主題,再度選出並開放對外參觀的輿圖文物。以往有興趣民眾僅能藉由本院「圖書文獻數位典藏 資料庫」的數位影像進行瀏覽研究,然而這次卻可以透過現場展示觀賞實物,親自臨場感 受巨幅地圖所帶來的震撼力。策展團隊刻意將地圖置放在陳列室入口當眼之處,不僅吸引 進場參觀民眾停留欣賞,也由於地圖內複雜的內容資訊,引發許多好奇提問。本文撰寫目的,即嘗試就地圖內訊息作一解讀,同時就教方家,期能深化院藏地圖的研究。

  • 展場巡禮

    此後再無《皇華集》

    吳政緯

    明清中國與朝鮮王朝往來頻繁,特別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方面交流密切。儘管明朝、清朝時常合稱為「明清」,對於朝鮮而言卻是截然不同的「中國」。深入清朝與朝鮮之間 的關係,難以忽略明代的中朝關係史。本文試圖從朝鮮將領李遂良(1673-1735)的一幅肖 像畫談起,略述朝鮮時代的知識人抱持著怎麼樣的理想容貌,尤其是這個理想與明朝之間 的聯繫。 本文強調,朝鮮與明朝存在高度親和的文化連結,這種連結的成立與斷裂,乃認識清代中 朝關係史的重要背景。例如明代中葉以降,明朝改為派遣文臣出使朝鮮。兩國文人的詩文唱和,由朝鮮方面編輯出版,名為《皇華集》。該書是極佳的文本,具體呈現古代的兩 個地域之間,如何超越語言、地理的隔閡,共同分享一樣的文明。《皇華集》是限於明代 的出版品,在滿洲人入主中原之後,朝鮮對中國懷抱著截然不同的認同,不再出版《皇華集》。

  • 展場巡禮

    朝鮮王室白瓷的生產體制與變遷

    方炳善

    朝鮮時代(1392-1910)的王室瓷器是白瓷。朝鮮時代,王室生活的指向及源泉是性理學,其基本就是勤儉和節約,並希望能夠將節用這一理念反映在器物上。與高麗時代(918-1392)不同,生產朝鮮王室專用白瓷的司饔院設置了分院,為了迎合王室的喜好,從工匠到原料、紋樣以及器形,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干預。因此,雖然朝鮮白瓷在整體上都體現著節制的美,但也會根據時代的不同從而產生一定的差別。

  • 展場巡禮

    關於「朝鮮王朝與清宮藝術交會」特展的朝鮮陶瓷

    林容伊

    此次承蒙本院姊妹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與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Asian Art Museum)慨允借出典藏的朝鮮陶瓷精品,其囊括了豐富的面向,之中甚至包含多件首 度海外借展的經典名品,搭配院藏少數朝鮮陶瓷,得以描繪出朝鮮陶瓷大致的發展輪廓, 並藉此傳達朝鮮陶瓷之美,以饗臺灣觀眾。

  • 展場巡禮

    記2023年第3季「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

    林宛儒

    2023 年第 3 季「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展期從 9 月 19 日至 12 月 10 日,本檔展出書 畫作品共 30 組件,其中 3 件為重要古物。此例行展宗旨在於藉由每檔選件介紹中國書法、 繪畫史,然而為了觀眾來到展廳能獲得臨場獨有的觀看經驗,近幾次策劃此例行展時,也偏向物質性的觀察與介紹。本次偏重介紹色彩、顏料,透過展廳設置教推區,粗淺地向觀眾介紹中國書畫上使用的顏料,以及成畫的過程。

  • 展場巡禮

    古木奇姿—人氣國寶文物選介

    策展團隊

    您是否曾在藝品店見過造型奇特,姿態趣味橫生的工藝品?或是在美術館、畫廊見過畫中 人物、樹石、山形都扭曲變形充滿異想趣味的畫作?這些獨特的創作觀點,是如何形成的? 又是如何開始?觀眾可以從甚麼角度欣賞呢? 本文將論述院藏文物中各種摹寫、再現樹木姿態,甚或以樹木作為材料,呈現其自然造型與紋理的作品,進而仔細地介紹展覽選件。期讓觀眾能藉此更能理解展覽脈絡,一同欣賞古代藝術家呈現的樹木百態。

  • 教育推廣

    淺談日語導覽—以日本修學旅行的學生為對象

    林郁芯

    近年來由於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各國實施邊境管制,直到最近重新開放國境,許多人才又開始出國旅行。在疫情衝擊下,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史無前例地於 2021 年 5 月 15 日下午開始閉館近 2 個月之久。隨後的兩年間,除了外交泡泡團以外,別說是外國人,本國觀光客也非常少,直到最近才又慢慢開始出現觀光人潮。如何提升來院的外國人次,以及推廣故宮的文物一直是本院的課題。本文擬以來臺修學旅行的日本學生為對象,從趣味及中、日文化關連等角度介紹故宮文物,提供一場有趣的文化之旅。

  • 教育推廣

    誰訂閱故宮南院Facebook粉絲專頁,挑戰與機會

    羅勝文、許桓翊

    博物館在新冠肺炎(COVID-19)期間應用 Facebook 維繫觀眾關係,疫情解封後線上觀眾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持平或呈成長趨勢。故宮南院 Facebook 粉絲專頁的觸及人數隨著疫情趨緩逐漸回升,如何兼顧場館經營與線上服務是後疫情時代的重要議題。本文從近幾年的觀眾意見調查報告及故宮南院 Facebook 粉絲人口結構探討粉絲專頁的經營現況,結果顯示女性青少年、青年族群及嘉義縣市居民的比例相對較少;除了展覽文物介紹外,觀眾期望故宮南院應提早發布活動訊息以便及早報名參加。本文建議故宮南院應力圖提高女性青少年及青年族群,將該族群常用的網路社群平臺列入整體社群經營計畫;透過線下和線上活動、發布在地相關議題或與在地網路社群合作,創造與在地居民對話的機會以提高嘉義縣市居民的粉絲專頁訂閱人數。

  • 數位典藏

    金銅佛文物攝影棚拍實錄—以國立故宮博物院楷棟堂佛像拍攝專案為例

    王鉅元

    筆者曾於《故宮文物月刊》478 期撰寫的〈專業攝影棚以外的可能性—國立故宮博物院楷棟堂佛像數位拍攝記錄〉一文中,分享了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稱本院)購藏彭楷棟先生佛像文物的拍攝過程,礙於篇幅有限僅先討論於博物館展示空間就地拍攝的方式,而展間其他購藏作品則是在利用本院休館的時間移至攝影室拍攝,在攝影室中能利用不同的閃燈燈具、閃燈輔具與反光道具來完成攝影工作,本次諸多精美且狀況完整的金銅佛藏品,其拍攝方法將會在本文中專述探討。

  • 文物快閃

    硯的書寫好夥伴們—清〈玉筆硯匣〉

    陳慧霞
最後更新日期:2023-11-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