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概述
1683年(康熙22年),清帝國將臺灣納入版圖後,逐漸在臺灣西部平原與山區交界處,自南到北劃出一條「界」。界之西,設官治理,視為版圖;界以東,視為化外,禁止往來。
但十九世紀後半葉,西力東漸,界外多次發生與外國人的糾紛。1867年(同治6年),美國商船在恆春南灣遭遇海難,引發美國砲艇攻擊恆春半島;1869年(同治8年),英德商人以武力進墾南澳平原;1874年(同治13年),日本出兵恆春半島,征伐原住民。因此,清帝國於1875年(光緒元年)一改向來「封山」的禁令,改採「開山」的政策,開築通往東部地區的道路,積極進入原本的「界外」地區開墾、種茶、採樟,並以武力為後盾,發動包括「招撫教育」與「征伐戰爭」的行動。原本屬於原住民族生息空間的山區,被官府、漢人侵入,受到空前的衝擊,原住民族也面對血淋淋的戰爭。
本次展覽,藉由院藏檔案文書(特別是清帝國對外關係檔案資料匯編的《夷務始末記》、軍機處謄抄的《月摺檔》),搭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的《臺灣輿圖》,國立臺灣圖書館典藏的《訓番俚言》,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的《撫番開山章程二十一條》等圖像,呈現清帝國與臺灣原住民族的接觸及這段歷史。
另外,搭配此次展覽,也號召觀眾參與對這些文獻的逆寫,試圖對這些清帝國的歷史文獻,做出具有當代意義的詮釋與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