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翠玉白菜票價交通Open Data開放時間

故宮學術季刊-卷期總覽

第28卷第4期

  • 從「總管內務府檔案」述說太皇太后吐蕃特文泥金寫本《甘珠爾經》的修造

    李保文 本文利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滿文「總管內務府檔案」記載的歷史文獻,對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檔案中稱做《甘珠爾經》)的造辦經過,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敘述。
    文中簡述發起人──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之身世,指出倡導者以及僧、俗雙方主持者、直接參與者,尤其對造辦《甘珠爾經》的資金來源以及支出,採買寫經所需飛金數量之巨大,織造經簾、包袱之周折,寫經時間、地點、獎賞情形,安供佛經佛堂的修繕,壁掛佛像的繪製,以及迎請《甘珠爾經》之禮儀、開光儀式等等,一一進行了梳理。
    該部《甘珠爾經》經由太皇太后倡導和決策,於康熙六(1667)九月十七日在開工,至康熙八年(1669)三月二十四日抄寫完竣,康熙八年十二月初三日安放慈寧宮花園,並進行了為期五天的開光活動。
    檔案文獻突出地反映了從動議寫經至安供慈寧宮花園,太皇太后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克服來自人、財、物等多方面的壓力和困難,在康熙皇帝以及外藩蒙古科爾沁、巴林、蘇尼特等地公主、格格以及額駙們的大力支持下,成造了大清國經由宮中、皇帝發起或者參與抄寫、刻板藏文、蒙古文、漢文、清文《大藏經》史上的開篇之作。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684
    格式:PDF 檔案大小:1 MB 下載次數:684
  • 馬車在早期東西交流中的地位與交流模式:西元前2000-1200年造

    吳曉筠 中國馬車起源問題向來為學界所關注,也被視為早期東西交流研究中的重要課題。近年的發掘及研究表明中國馬車源自於歐亞草原西端的烏拉山脈及高加索山脈一帶,並已有多位學者提出可能的傳播路徑。過去的研究主要認為馬車自中亞傳至中國的可能路徑為二:一為Stuart Piggott於1974年所提出的,通過歷史時期絲綢之路的路線,經新疆、河西走廊傳至安陽;二為多位學者於近年所提出的北方草原通道。為釐清此一問題,本文首次由馬車操作技術的角度出發,探討使用馬車的相關技術及概念的起源及傳播問題。本文首先重新檢驗目前中國所見最早的馬車材料,由套件的概念出發,重新檢視中原地區最早的殷墟二期車馬坑,以釐清商人所掌握的一套馬車相關技術及觀念。再在歐亞地區青銅時代晚期的大背景下,通過檢視此套技術在歐亞草原地區的發展過程,論證馬車相關技術及概念如何在烏拉山地區出現後,通過區域互動而傳遞,並進一步發展。這一逐漸發展的套裝技術經由南西伯利亞、蒙古地區向東傳遞,最後沿著太行山西麓傳至安陽。馬車相關技術及觀念的傳播及發展模式,為理解西元前兩千紀歐亞大陸的區域互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例證。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4 MB 下載次數:547
    格式:PDF 檔案大小:4 MB 下載次數:547
  • 南宋書法中的北宋情結

    莫家良 南宋一向被視為中國書法史的「衰落」時期,雖然不乏能手,傳世亦見佳作,但卻沒有開宗立派的大師。然而,南宋書法的「保守」風格實表現出獨特的文化底蘊,反映了當時書家對於故家文化傳統的重視。故本文嘗試探討南宋書法的文化意義,以便對其價值及歷史地位得出較為客觀與公允的評價。
    本文的討論分四部份。首先以藏書及藏帖為例,論述靖康之難後,宋人如何在浩劫之後重建文化。其次以刻書與刻帖為焦點,探討宋人如何透過複製之法,將書籍與墨跡刊刻出版,以發揚文化遺產。再次討論南宋文人對於北宋傳統的嚮往與敬慕,並以南宋「尊蘇」的現象作出闡述。最後專論南宋書法以蘇軾、黃庭堅、米芾三家為宗的現象,以及此現象背後所隱藏的文化意涵。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653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653
  • 從神機到人文:盛唐到北宋的草書之變

    盧慧紋 本文主要利用為數可觀的唐至五代草書歌材料,配合當時的其他文獻記載與傳世作品,試圖由藝術的角度,再配合宗教、社會與思想的層面綜合考量,為狂草勾勒歷史演變的輪廓。筆者觀察到此種藝術形式由盛唐,經中晚唐、五代,再到北宋,不僅風格數變,其內涵亦逐步擴充、轉換,最後在北宋文人書家的手下,由鬼神相助、神機充滿的天縱之書,轉而成為一種講求紀律、穩定與高度自覺的藝術實踐。這種強調人為掌控,心手相合的創作模式同時蘊含著個人情性抒發的無限可能,可視為北宋人文精神彰顯的表徵。本文分為「顛、酒、道」、「狂僧、神通、幻術」、「由『道』至『藝』:九至十世紀的新轉向」及「北宋文人與草書」四節,實以時間為軸,分別對應到八世紀前半、八世紀後半、九至十世紀,及十一世紀的時間段落。筆者期望藉此跳脫突顯「變」之兩端差異的模式,而是盡可能地勾勒每個階段的特性及發展過程。其中尤其希望關於九至十世紀的討論,能增進我們對介於兩個輝煌時代的這段「過渡」時期的認識,並對同時期其他藝術與文化方面的討論有所啟發。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3 MB 下載次數:1835
    格式:PDF 檔案大小:3 MB 下載次數:183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