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Mobile Menu Button
翠玉白菜票價交通Open Data開放時間

故宮學術季刊-卷期總覽

第30卷第3期

  • 恪慎勤謹─從檔案論海望其人其事與在造辦處的作用

    侯皓之 海望,烏雅氏,滿洲正黃旗人,雍正元年(1723),任內務府主事,之後由員外郎、郎中一路累陞。雍正八年(1730)五月,怡親王允祥薨逝,雍正帝任海望為總管內務府大臣,兼管戶部三庫。雍正帝崩逝,為顧命大臣之一。乾隆朝歷任軍 機大臣、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充任崇文門監督等職,乾隆四年(1739),加太子少保銜,地位崇高。
    海望任事歷康雍乾三朝,乾隆二十年(1755)卒,乾隆帝賜祭 葬,諡勤恪,反映乾隆帝肯定海望恪盡職守,用心謹慎。海望在雍正朝與乾隆朝初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極為可惜的是關於他的研究卻相當有限,甚至對其人其事瞭解甚少,尤其缺少關於他在造辦處扮演的角色及貢獻。怡親王允祥薨逝後,海望受雍正帝信任,升任總管內務府大臣,可謂雍正朝後期宮廷的總管家,雍正帝倚賴的心腹肱股,關於他的生平事蹟與在相關層面的影響和貢獻,是極為值得作為深入探究的研究主題。本研究目的,藉由清朝檔案以及官書文獻等相關記錄,從職涯發展、藝術監造、設計才能等層面,深入探究海望其人其事與在造辦處的作用,析論他謹慎心細的態度,以補充正史的不足,並進一步認識他在藝術管理、設計和工務方面的形象。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767
    格式:PDF 檔案大小:2 MB 下載次數:767
  • 《陶冶圖冊》所見乾隆皇帝的理想官窯

    余佩瑾 清乾隆三年(1736)和八年(1743)的《活計檔》中,清楚地記錄乾隆皇帝降旨繪製《陶冶圖冊》的經過。在過程中,他不僅欽點畫圖人選,同時也指示唐英配寫圖說;明顯地展現出乾隆皇帝透過圖冊呈現官窯生產流程的意圖。對照臺北私人收藏本《陶冶圖冊》,因裝裱形式、畫家落款和典藏印章皆能與文獻著錄相呼應,故讓本文將該本圖冊看成是足以反映檔案記事的作品。
    又因《陶冶圖冊》中的〈陶冶圖說〉特別強調官窯燒造使用的原料、技術和燒出的成品;故可對照乾隆皇帝降旨修訂的產燒政策,將之視為是文化政策中的一環;同時藉由乾隆皇帝對官窯軌跡的探索、追溯,也得以瞭解他建構理想官窯的想法。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5 MB 下載次數:630
    格式:PDF 檔案大小:5 MB 下載次數:630
  • 蔣元樞與臺灣府學的進口禮樂器

    陳芳妹 本文以臺南孔廟乾隆紀年文物為中心,參證《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碑文及相關文獻,以為這些文物與文物圖說相當說明了蔣元樞身為臺灣知府(1776-1778),在臺灣正經歷了從「自古不通中國」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始入版圖」成為大清帝國的邊陲,到蔣元樞任職臺灣,計近百年後,一個帝國邊陲官吏,如何努力進口有形的物,以形塑臺灣,以成為儒官價值觀中的「鄉國無殊軌,中外無異度」之儒家教化形像。有清一代,有關臺灣府志,歷經高拱乾纂輯(1694),周元文增修(1717),劉良璧(1741)、范咸的重修(1745),及余文儀的續修(1760-1764),至蔣元樞之後,已不再增修。蔣元樞如何以進口文物,形塑臺灣,成就新的大清帝國在邊陲之區的視覺圖像。這種地方官吏試圖將地方情況圖示給中央,在內涵上,似乎已不再只是以番社等殊相,而是進而上呈「孔廟禮器圖說」等儒學的的及時共相。臺灣所經歷的這種轉變,可能因蔣元樞之後,不再修府志,遂晦而不彰。臺南孔廟具有時、地、人的現存具體文物的史料價值,其在臺灣文物發展史及文化史上的意義,本文試圖放入其歷史情境中,初步解析。除了其與《闕里志》等與地方系統相關的圖式與文獻外,本文擬強調更被忽視的與女真新政權在康乾之際的釋奠禮樂變革的可能關係。指出蔣元樞將臺灣在祭孔釋奠禮樂器所反映的儒化現象,不只減低臺灣原有的明傳統,更及時反映出康乾女真政權在釋奠禮樂器上的儒化作為。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4 MB 下載次數:735
    格式:PDF 檔案大小:4 MB 下載次數:735
  • 康熙皇帝《萬壽圖》與乾隆皇帝《八旬萬壽圖》的比較研究

    陳葆真 康熙皇帝(清聖祖,1654生,1662-1722在位)與乾隆皇帝(清高宗,1711-1799;1736-1795在位)是清朝(1636-1911)十一個皇帝之中在位最久,享壽最高,也是國威最盛時期的兩位君主。這兩位君主,在各自一甲子的主政期間,施政得法,不論在文治、武功、和民生經濟方面都獲得明顯績效,而開創了清初的百年盛世。
    康熙五十二年(1713)三月,在朝廷主導下,全國各界為慶祝康熙皇帝六十歲大壽而舉行了「萬壽盛典」。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為慶祝乾隆皇帝八十歲大壽,全國各界也在朝廷主導下,依循康熙前例而舉行了「八旬萬壽盛典」。兩位皇帝分別命令臣下以文字和圖畫記錄了這兩次大規模的祝壽活動,為此而先後編纂了康熙皇帝《萬壽盛典初集》(1717)和乾隆皇帝《八旬萬壽盛典》(1792)二書,且製作了康熙皇帝《萬壽圖》和乾隆皇帝《八旬萬壽圖》兩件繪卷和版畫。這些書籍和繪卷(和摹本)及版畫今都存世。
    本文從文獻和圖畫兩方面來解讀並比較這兩次「萬壽盛典」的成書和圖畫製作的經過;分析其構圖原則;並解讀其圖像意涵和歷史意義。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6 MB 下載次數:1339
    格式:PDF 檔案大小:6 MB 下載次數:1339
  • 從漢代玉璧論璧在中國文化史上的意義

    鄧淑蘋 在中國古代玉璧萌芽自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早段,經過四千多年的發展,到了漢代(西元前206年至西元220年),隨著國力擴張、文化提升,玉器文化高度發展,玉璧是最重要的器類之一。關於漢代玉璧的研究雖已不少,但仍留下若干待解的議題。筆者按紋飾將漢代玉璧分為四類九種,又依據考古現象及文獻記載將玉璧的功能分為三類十一種,試圖分析玉璧紋飾及功能的對應關係,更對玉璧的多樣性功能逐步發展的經過略作簡述。
    從良渚文化晚期(公元前2600-2300年)玉璧上所刻的通神密碼的佈局,以及《周髀》中的「七衡圖」可知,玉璧的創形理念是人們對宇宙認知中太陽在天空行移的軌跡,也就是「黃道」,或稱為「光道」;隨著文化發展,先民對天象的認識漸趨豐富,人們觀察北天極的二十八個星宿可分為四個象,與農業社會觀象授時的季節、方位有關;更將這種時空運行變化規律用圖像符號等象徵手段表現,發展出四靈圖像,漢代時四靈圖像十分流行,多裝飾在象徵天體的空間中或器物上,四靈紋璧即是此一潮流中最具代表的文物之一。
    經過中世紀時本土文化的沈寂,宋代新儒學(理學)運動興起後,文人重新審視最遠古、最本土的思想與信仰,雕有龍、虎紋飾的玉璧再度受到重視。玉璧,在歷史的洪流中永遠不被淘汰,這個神秘的器物,在中國文化中,具有永恆的崇高地位。
    雜湊碼 全文下載
    格式:PDF 檔案大小:4 MB 下載次數:1888
    格式:PDF 檔案大小:4 MB 下載次數:188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