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寧齋印考
游國慶
本文從一方印文奇詭難辨的吉星福先生捐贈田黃石印發端。經由出土古文字與傳抄古文的字形資料參比,以及文字歷史演變的規律勘察,將此印文隸定為「道寧齋」三字,期望使印文研究擺脫猜謎射覆式的主觀臆想,走上較科學的軌道。
在考知字形、了解印文後,進一步查證文獻史料,證知為北京北海瓊華島白塔下的一個齋館,於乾隆十八年修建完成,名為「道寧齋」。更搜尋清宮帝后用印之《寶 藪》,發現乾隆皇帝有一方同印篆的朱文印,形制略小,旁附「道寧齋」釋文。由康雍乾諸清帝常鐫同文印章之例看,此贈印亦應為乾隆帝的一方用印,田黃石料,印文兩側加雙龍紋,極其珍貴。
明清書家、印人的古文字知識、或古文奇字形體使用的來源,是一個頗大的議題,許多書畫家鈐朱與收藏印記,往往見存這些難辨的奇字印文,因對其得形之由未明,故傳抄致訛甚多。本文對印文「道」、「寧」、「齋」三字的字形偏旁考索,或可作為此類印章印文研究的參考。
清宮帝后璽印散佚民間,屢見於各拍賣會,或可驗諸《寶藪》、或為當時編譜所失收、或編輯前已佚失,此印可補《寶藪》之缺,為清宮帝后璽印研究增加一方寶貴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