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畫」的檢擇:1930年代故宮藏畫之公開及其對重構畫史的貢獻
陳韻如
「宋畫」顧名思義是指「創作於宋代的畫作」,但什麼樣的作品可稱為「宋畫」或歸入「宋代」,在畫史研究進程中也有不同的認識與判定。然而,過去不同階段對「宋畫」的檢擇脈絡,不應成為學術研究推進後的糟粕。特別是 1930 年代的故宮博物院成立初期,清宮秘藏畫作的大量公開即牽動了對「宋畫」認識的架構與標準。其中,《故宮》、《故宮周刊》、《故宮書畫集》等出版品所刊載的書畫作品資料,成為此後研究「宋畫」之關鍵礎石。本文首先介紹此三份刊物的刊行概況、分析其所檢擇出的「宋畫」清冊特色、考察其選評準則,並輔以故宮成立初期之相關展覽成果,相互檢視其對形塑「宋畫」之作用。最後,舉以北宋山水畫風為例,探討 1930 年代故宮藏畫公開歷程的影響,顯示其於畫史名家、大幅尺 寸、具有題識等畫作之優先考量外,更有對於「筆墨」品質之講究傳統的繼承;而此一繼承所由,一方面潛藏於故宮內部作業所依據的文物記錄清冊或文獻,另一方面也受惠於其對文物作品之直接接觸。在此之後,故宮所藏「宋畫」因其公開而成為後續畫史研究的重要作品群,可謂是形塑「宋畫」的關鍵所在。